商会资讯

祝端午安康

日期:2023/6/21 10:17:30 人气:

祝端午安康

 

华丽的节日盛宴,中华传统的端午佳节绽放辉煌。端午节,又称龙舟节,是中华文明的瑰宝,一颗历史文化明珠闪耀光芒。每年农历五月初五,这庄严而庆祝的日子沐浴着久远的岁月和深厚的文化内涵,犹如璀璨的宝石点缀在中华大地上

今天,咱们就来聊聊关于端午节的一些风俗习惯。

吃粽子

端午吃粽子是最经典的习俗,它源于公元340年,屈原多次劝说楚无果后,便知国之将亡,他不愿苟活于世,希望用自己的死唤醒楚王,于是他毅然投江,以身殉国。百姓知晓他的良苦用心,便将大米投入江中,希望江中鱼虾吃了大米,就不要再去毁坏屈原的尸体,于是后来便衍生出吃粽子的习俗。时至今日,包粽子,送粽子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联络亲友的一种方式。

赛龙舟

端午节赛龙舟的习俗,不仅是为了纪念屈原,还为了纪念投江祭父的曹娥和为父报仇的伍子胥。赛龙舟一是为了驱散水中鱼虾,纪念先魂,二是为了祭水神。如今,赛龙舟已经成为了一项全民运动。

系五彩绳

   五彩绳又被称为续命绳、百索子、长寿绳。五色源于五行,它将金木水火土聚为一体,常有祈福避灾之意。端午过后,五彩绳也不能乱丢乱放,要等到天降大雨才能丢,而且要把五彩绳丢到雨水中冲走,寓意是冲去这一年的磨难。

   插艾草

   在端午节,人们会将插艾草和菖蒲视为重要的习俗之一。这一习俗源自于古代民间的传统信仰和风俗习惯。根据民谚,“清明插柳,端午插艾”。

   贴五毒

   端午时节正值酷暑,各种毒虫争相而至,在医疗条件相对落后的古代,炎热的天气还容易引起疫情,故端午还有贴五毒的习俗。

五毒是指蝎子、蛇、壁虎、蜈蚣、蟾蜍这五种毒虫,贴五毒便是用黄纸画出五种毒虫的画像,贴在墙上,然后用把尖针刺在五毒画像上,寓意是驱除五毒。

    画额

   端午节仿佛是为孩子们量身定做的节日,它的很多习俗都与儿童有关,画额也是如此。所谓画额,便是用雄黄酒在儿童的额头上写一个“王”字。大人们将它看作驱除邪祟的吉祥物,孩童们则把它看做一场游戏。有古诗称“唯有儿时不可忘,持艾簪蒲额头”,于孩童而言,画额也是一份珍贵的回忆。

   饮雄黄酒

   在端午节,有一种民间习俗是饮用雄黄酒。人们相信饮用雄黄酒可以驱除百病,有保健的功效。传统中有谚语说道:“饮了雄黄酒百病都远走”,“五月五日饮雄黄菖蒲酒,可除百疾而禁百虫”。

 

网站首页  |  商会概况  |  商会资讯  |  商会会员  |  商会学院  |  商会服务  |  联系我们
地址:昆山市萧林西路8号中融恒盛商务中心三楼 商会联系人:杨卫杰 手机:13806260466 电话:0512-57797486 邮箱:3469815426@qq.com
Copyright © 昆山市河南商会 技术支持:苏州微企云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ICP备案号: 苏ICP备16032711号-1